笔者最近完成了一个外币虚拟信用卡的项目,现将整个项目的搭建过程进行总结,希望能为有类似需求的读者提供参考。

一、项目准备

1. 选择卡片类型

在项目初期,需要明确卡片的使用场景,是针对特定行业商户,还是覆盖更多的海外商户。通常,海外商户对信用卡的支持度最高,其次是借记卡,最后是预付卡。
笔者的项目面向B端客户,覆盖跨境出口电商和海外线上消费,因此选择了企业借记卡。

2. 选择发卡通道

确定使用场景后,需要选择接入的卡组织(如Visa或Mastercard)。大型企业可以直接对接卡组织,而更多企业则通过发卡通道完成发卡。笔者的项目对接的是一家非银行的发卡机构。

3. 选择持卡人账户模型

发卡通道通常提供两种账户模型:鉴权模式懒人模式

  • 鉴权模式:交易发生时,发卡通道会先询问是否继续完成交易,企业需维护一套交易和账务系统。
  • 懒人模式:交易直接从持卡人卡内余额扣除,企业无需维护交易系统,仅需在用户充值时将资金转入卡账户。

笔者的项目选择了懒人模式,因其操作简单,适合当前业务需求。

二、项目建设

项目建设分为多个功能模块,以下是一期的主要功能:

1. 查看卡片详情

包括卡片余额、完整卡号、CVV、有效期和交易明细。这些信息通过发卡通道的接口获取。
为提升用户体验,笔者采用了主动更新被动更新的缓存机制,减少接口响应时间。

2. 卡片充值

由于是外币卡项目,充值需以外币资产完成。初期方案为用户将外币资产转账至公司海外账户,再手动转账至资金池账户,最后调用接口充值到用户卡账户。
此方案成本高且流程繁琐,后续优化为对接收款产品,通过接口实现自动转账,降低运营成本。

3. 卡内余额转出

在开发过程中,发卡通道告知不支持卡片余额转出功能,因此该功能暂时搁置。

4. 虚拟信用卡申请

根据发卡通道的要求,结合业务需求设计卡片申请流程。

5. 充值方案优化

优化后的充值方案结合收款产品和接口转账功能,提升了资金操作效率。
用户充值流程为:

  1. 用户将资金转入收款账户。
  2. 系统将资金从收款账户转入资金池账户。
  3. 用户卡账户实时到账。
    为提升体验,笔者在资金池账户中预存备付金,先垫付用户充值,后续批量转账补齐。

6. 钱包账户

引入钱包账户概念,用户可查询钱包余额和交易明细。钱包账户的余额来自所有转账到收款账户的金额,用户可选择金额充值到卡账户。

7. 对账

对账分为两部分:

  • 资金池账户对账:匹配收款账户的转出交易与资金池账户的转入交易。
  • 持卡人交易对账:鉴权模式下需对每笔交易进行对账,懒人模式则无需此操作。

三、项目后续

一期功能完成后,笔者计划继续开发以下功能:

1. 收款账户优化

为每个B端客户提供独立的海外收款账户,用于接收电商平台(如Amazon)或收单渠道(如PayPal)的打款,资金直接增加到用户钱包账户。

2. 换汇功能

提供用户钱包账户资产的换汇功能,满足多币种需求。

3. 钱包账户转出

由于卡账户余额无法转出,计划通过钱包账户实现资产转出功能,提升用户体验。


👉 WildCard | 一分钟注册,轻松订阅海外线上服务